|
水塔新建/傘形水塔新建/倒錐形水塔新建施工
|
|
|
發布時間:2012.03.12 |
|
1. 工程概況及質量目標 2.施工部署 3.項目部組織機構 4.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5.施工總進度計劃 6.施工資源需用量計劃 7.施工總平面布置圖 8.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用技術措施 9.質量保證措施 10.保證工程進度的措施 11.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措施 。 1 工程概況及質量目標 1.1 工程概況 該水塔有效容量100M3,有效高度35M,環板高度0.5M,水箱下環梁高度0.6M,施工圖采用標準圖集O4S802,水箱450,計劃總工期為60天,合同工期60天(2005年10月25日至2006年1月1日)。 1.2 質量目標:確保一次驗收合格,并達到合格工程標準。 2 施工部署 2.1 施工工序——筒身——水箱地面預制——水箱吊裝就位——人井——水、電安裝 2.2 主要施工工藝 2.2.1 基礎采用人工挖土,支模現澆施工。 2.2.2 采用滑升模板施工支筒。 2.2.3 在支筒施工結束后,圍繞支筒就地預制水箱,待水箱砼超過設計強度的80%采用分離式液壓千斤頂和鋼絞線將水箱吊起支筒頂就位安裝。 3 項目部組織機構設置 組織機構: 4 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4.1 組織有關人員熟悉施工圖紙,并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 4.2 對滑模、吊裝機具設備,攪拌機、振搗器、電焊機、電鋸、翻頭車、水準儀、磅秤、鋼卷尺等施工、計量、現場試驗設備進行檢查、維修、保養和校驗,并有計劃地進場。 4.3 制定勞動力計劃,建筑材料計劃表(包括預埋鐵件),12個ф600砼窗洞按圖紙現場預制。 4.4 現場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施工需要進行圍欄,并確定卷揚機、攪拌機位置及材料機具堆放位置,搭設臨時施并將中心控制樁引至筒體以外易保護處。 5 施工總進度計劃 根據我單位長期施工煙囪水塔所總結的經驗,結合業主方要求,該工程計劃定期為60天。 十月份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一月份 二月份 5 10 15 20 25 30 5 10 15 20 25 30 5 10 15 20 25 30 5 10 15 20 25 30 5 10 15 20 25 30 施工準備(5天) 基礎施工(5天) 支筒施工(20天) 水箱預制(10天) 水箱養護(10天) 水箱吊裝(5天) 人井及水電施工(5天) 收尾(5天) 6 施工資源需用量計劃 序號 材料名稱 單位 數量 1 鋼筋(不含埋件、鋼梯) T 15.0 2 鋼結構及埋件 T 1.1 3 水泥 T 78 4 砂 M3 140 5 礫石 M3 185 6.2 勞動力需用量計劃 主要施工階段勞動力計劃安排如下: 6.2.1 基礎施工階段 序號 工種 人數 職責范圍 1 施工員 1 負責現場施工管理 2 木工 4 模板制作、安裝、拆除 3 鋼筋工 4 鋼筋制作、綁扎 4 砼工 2 砼振搗 5 機械工 2 攪拌機 6 普工 16 開挖及運送砂、石及砼等 7 食堂人員 1 負責膳食 8 合計 30 實際澆基礎時按需增加人數 6.2.2 筒身滑模施工階段 序號 工種 人數 職責范圍 1 施工員 1 負責現場施工管理,進行技術監督,人員調配,材料進場 2 木工 1 門、窗洞、預埋件的埋設 3 鋼筋工 2 鋼筋綁扎 4 泥工 1 外洞壁及門窗洞口修飾 5 砼工 4 砼澆搗、模板提升 6 機械工 4 砼攔制,卷場機控制,鐵件焊接 7 普工 6 水泥、砂、石、砼的輸送 8 食堂人員 1 供應飯菜 9 合計 20 實際人數20*2=40人(每天按兩班作業) 6.2.3 水箱地面制作階段 序號 工種 人數 職責范圍 1 施工員 1 負責現場施工管理 2 木工 4 模制作及支撐的安裝 3 鋼筋工 4 檢查、修整水箱鋼筋 4 泥工 2 加收溢出的水泥砂漿 5 砼工 2 砼振搗 6 機械工 20 攪拌機、卷揚機操作 7 普工 20 水泥、砂、石、砼的輸送,協助砼工等 8 食堂人員 1 供應飯菜 9 合計 36 實際人數36*2=72人 6.3 鋼構件加工量計劃 序號 材料名稱 單位 數量 1 預埋件 T 0.5 2 鋼支撐 T 0.6 3 爬梯 T 0.61 6.4 機具設備需用量計劃 序號 設備名稱 數量 單位 備注 1 滑模設備 1 套 筒身施工 2 吊裝設備 1 套 水箱就位 3 攪拌機350L 1 臺 拌制混凝土 4 插入式振動器 3 臺 混凝土振搗,振棒50 式需3根,其中備用1根,35式2根備用1根 5 切割機 1 臺 6 平板振動器 1 臺 水箱頂殼及散水施工 7 電焊機 1 臺 鐵件焊接 8 氧割設備 1 套 設備安裝拆除 9 電鋸 1 臺 配制模板預埋木盒 10 手推車 8 臺 運送建筑材料 11 潛水泵 2 臺 現場施工排水 12 磅秤 1 臺 計量 7 施工平面布置圖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施工平面布置綜合考慮(見附圖1) 8 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 8.1 基礎 本工程基礎土方擬采人工開挖方案施工,如現場土質較好可按勞1:0.33坡度放坡,將挖出的土方部分運離場,余下的土堆在坑邊,用作回填用。基坑驗槽后應用時澆搗墊層,如遇地下水或雨水應在坑內設排水溝,及時排水,防止地基遭破壞。 基礎施工采用支木模現澆砼。施工時應注意結構中心固定點的留設,以便控制滑模設備組裝位置及筒身垂直度。同時需根據建設單位要求留高門洞及進出水管位置。基礎頂面必須用水準儀進行砼面控制,以保證其水平。 8.2 支筒及筒內平臺 筒身系采用滑升模工藝進行季工,首先進行設備組裝,組裝順序為:固定井架組裝——纜風——基層鋼筋綁扎——內外模板系統安裝——托架及動力葫蘆掛設——操作平臺(外挑架)安裝——滑升1.5M后安裝吊架、安全網。 滑升設備安裝完畢,各部分進行充分檢查合格后,經公司技術、安全部門驗收合格后方進行施工,即可進行砼澆筑。 砼澆筑前用水將內外模板面基礎層表面砼面澆濕,并先在底層澆筑5CM厚1:2水泥砂漿,然后再進行砼分層澆筑,分層厚度40CM。底層砼接頭處應進行充分振搗,以保證接頭砼密實度。施工中如砼澆筑時間1小時,應將模板先行提升2個行程后,再對該段砼進行澆筑。 滑升過程中應注意門、窗洞、預埋件及吊裝孔洞的留設。窗洞采用ф600予制砼框埋入,并作為筒身組成部分不予取出,門洞采用予制木盒分層埋設。門、窗洞埋設后必須采用ф12鋼筋焊接固定于附近結構鋼筋上,以保證其埋設位置的準確。 當外模頂部到達筒身標高后,拆除內模及其提升架,并將工具式平臺模板支承架支于相應留設的預留孔中,再支模,綁扎鋼筋及澆砼,完成筒頂過渡平臺。 8.3 水箱預制 該工程水箱采用地面預制,液壓提升到位的施工方法進行施工。當滑模設備拆除后,即可在地面圍繞筒身的支墩上進行預制水箱模板的安裝,水箱支墩高度應確保不小于40CM。施工方法為首先用ф48鋼管按計算尺寸搭設外模支撐及砼走道腳手架,其承重立桿除使用手架底座外,必須根據地面土質選擇用面積不小于0.12M2和4CM或2塊2.5CM厚木板鋪墊。水箱外模支撐腳手架搭設完結,并進行測量驗收后,即可進行水箱包括中環梁外模的安裝,水箱鋼筋的綁扎。水箱鋼筋須用C25砼擴建塊及架立筋對其保護層控制。水箱下環梁與筒向間隙為5CM,采用1.2mm厚薄鋼板圍護,內填粗沙充實,水箱提升時用水將砂沖去,鋼板拿走。 當上述工序完成后,支設最下一圈水箱內模,即可開始水箱砼的澆筑。水箱內模的支撐采用內搭設三角桁架,并在其上扎支撐鋼筋對內模進行控制。內外模板之間則用木楔拆除。 待中環粱砼澆筑完畢,根據現場實際溫度情況約1-3天后將水箱內模拆除。即可在水箱內部按水箱頂殼標高相應位置扎滿堂腳手架,鋪設模板并按正常程序完成頂殼施工。 當頂殼砼強度達到80%時,拆除其內部模板,腳手架及水箱外模,再進行水箱內壁五層防水及外壁花飾涂刷。 8.4 水箱吊裝施工 水箱吊裝其原理為用6臺50T液壓千斤頂作用于設置的上下兩道圈粱之間,通過千斤頂回縮、頂升,使上下兩道鋼圈梁交替作用,并由分別設置的錨具、鋼絞線帶動水箱逐步上升的一種施工工藝。 8.4.1 施工準備工作 1. 設計、繪制提升設備圖,通過分公司主任工程師審定后進行構件加工制作,鋼絞線QM15—1錨具、液壓千斤頂等采購。 2. 繪制吊裝所需預埋鐵件,標明埋設位置,并按圖實施。 3. 對所有吊裝施工人員進行作業技術交底。 4. 提升設備構件制作完成后必須經過質量驗收合格按計劃日期運至施工現場。 8.4.2 序號 設備名稱 規格 數量 備注 1 提升機具設備 1套 2 液壓千斤頂 50T 9臺 其中備用1臺 3 穿心式千斤頂 20T 1臺 鋼絞線預緊 4 油泵 1臺 5 QM錨具 QM15-1 36套 其中備用4套 6 鋼絞線 ф15.24 32根L=45M 7 卷揚機 1T 1臺 設備安裝拆除 8 交流電焊機 1臺 9 氧割設備 1套 10 切割機 1臺 8.4.3水箱吊裝施工方法 8.4.3.1 設備組裝 首先在筒頂安裝一簡易把桿,掛開門葫蘆,用麻繩將吊裝用扔頭把桿組合構件逐一拉上筒頂,在設計位置組裝成型,架好卷揚機鋼絲繩,即可進行吊裝設備的組裝。組裝順序:鋼立柱——下斜面撐桿——水平支撐——斜牛腿——水平拉板——下鋼圈梁——液壓千斤頂——上鋼梁——油泵、油管——錨具——鋼絞線。見附圖三。 注意:在安裝第一段下鋼圈梁時,應將鋼梁與斜牛腿用4個M20螺栓連接,并在位置用鋼管撐好。 8.4.3.2 錨具安裝 <1>提升架安裝完畢后,開始安裝錨具,先將錨具板焊牢于水箱下環梁預埋鐵上,墊塊要求焊接平整,相對位置準確。焊接墊板后可將錨具用螺桿安裝好。 <2>將提升環梁上的錨具與墊塊用螺桿連接好。 <3>用尼龍線分別穿過水箱下環梁與提升梁上的錨具墊片焊牢于提升環梁上。 <4>錨具安裝完畢后,應清除錨片內的雜物后方可安裝鋼絞線。 8.4.3.3 鋼絞線安裝 <1>先用切割機將鋼絞線切成45M/段(禁止用氧割、電焊等加熱方法下料)端頭用扎絲綁緊防止松散。 <2>鋼絞線從上往下依次穿過上錨具,上鋼圈梁、下錨具、下鋼圈梁,水箱下環梁、固定錨具,兩端預留鋼絞線應大于40CM。 <3>先將水箱下環梁固定錨具夾片鎖緊,用錘子敲平,使其端頭平直,并用限位板壓緊夾片。在上鋼圈梁上用20T穿心式千斤對絞線用1T預緊力進行張拉,并逐一在下鋼梁錨具上卡緊。鋼絞線預穿應按組對稱進行。 <4>用手拉一拉鋼絞線是否受力均勻,如受力不均,應重新進行預緊,預緊工作完成后,將上鋼圈錨具上好夾片,卡緊,全部錨具調好限位板。 <5>提升設備組組裝完畢后,必須經分公司技術質量、安全負責人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8.4.3.4 水箱提升就位 <1>首先必須進行水箱試提升,即啟動油泵,使千斤頂同步頂升10~12mm,將下錨具卡緊后,油泵回油,使提升設備帶載進行12小時觀察,對提升設備各構件 進行全面檢查,無異常情況方可進入正常提升。 <2>正常提升時,開動油泵使千斤頂頂升一個行程,即18cm,此時,上錨具鎖緊,上錨具已自動脫錨。檢查下錨具然后千斤頂回油下降,使下錨具自錨,松開上錨具,千斤頂繼續下降至復位,將上錨具鎖緊進入下一循環。如此循環直至將水箱提升到位。 <3> 在提升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錨具的狀態穩定性及回復狀態,嚴格控制使千斤頂的同步提升。 <4>水箱實際提升高度應超出設計標高5~10cm以使水箱下環梁底部6組鋼支架的安裝焊接,鋼支架經過水平測試并加固后,將水箱緩緩放下,其底部與鋼支架進行焊接。 8.4.2.5 設備拆除 <1>水箱安放于鋼支架上后,即可進行吊裝設備拆除,拆除方法為:在水箱上殼頂部用鋼管扎一門式吊架,掛上滑 輪,穿卷揚機鋼絲繩作垂直運輸,將吊裝設備逐一拆除吊至水箱頂部,并對稱均勻分布于水箱上殼。 <2>拆除順序:錨具、鋼絞線——上鋼圈梁——千斤頂、油泵油管——下鋼圈梁——水平拉板——上斜撐——斜牛腿——水平撐——下斜撐——鋼立柱。之后,所有構件通過即將搭設的輸送砼撥桿放至地面。 8.5 人井施工 水箱就位,環梁砼澆搗完畢,即該進行人井施工。先將內模一次性支到頂,控制好垂直度、中心位置、直徑為800mm。支撐牢固后綁扎鋼筋,外模隨安隨澆,壁厚為150mm。 9 質量保證措施 9.1 施工依據 (1) GBJ201-83 《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2) GB50202-2002 《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3) GB50204-200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4) GB50203-2002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5) GB50206-2002 《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6) GB50209-2002 《建筑地面與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7) GB50210-2002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8) GBJ113-87 《液壓滑動模板施工技術規范》 (9) GBJ300-88 《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準》 (10) GB50300-88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11) GB50303-2002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12) GBJ141-90 《給排水構筑物施工驗收規范》 (13) GB50194-93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電安全規范》 (14)JGJ33-86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范》 (15) JGJ46-88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16) JGJ65-89 《液壓滑動模板施工安全技術規范》 (17) JGJ80-91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18) JGJ88-92 《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 (19) SEJ/CX-2002 《質量體系程序文件》 (20) 94S844(六) 《500m3鋼筋砼倒錐殼水塔圖集》 9.1.2 質量記錄 (1)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2)各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3)各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4)分部(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表 (5)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竣工驗收記錄 (6)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核查記錄 (7)單位(子單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檢驗資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記錄 (8)單位(子單位)工程觀感質量檢查記錄 (9)施工日記 (10)開、竣工報告 (11)測量記錄 (12)地基驗槽記錄 (13)技術交底記錄 (14)技術隱蔽記錄 (15)設計變更記錄 (16)土壤試驗記錄 (17)通水試驗記錄 (18)接地電阻測試記錄 (19)砼攪拌記錄 (20)水泥跟蹤記錄 (21)鋼材跟蹤記錄 (22)工程質量事故報表記錄 (23)工程回訪記錄 9.1.3 保證資料 1.鋼材、水泥、砂、石等出廠質量證明書及二次檢測報告 2.砼配合比記錄 3.砂漿配合比記錄 4.砼試塊試驗報告 5.砂漿試塊檢測報告 6.水電材料合格證 9.2 材料采購的管理 材料的采購及質量控制由材料部門負責。 執行程序:SEJ/CX-09-20002《物資采購控制程序》 9.2.1 對所采購物資的價格、質量、交貨相應進行市場調查,采用對比、分析、實地考察等方法評定分承包方。 9.2.3采購物資的驗收都須有記錄,有出廠合格證與試驗報告等。 9.2.4 項目部應有下列資料: (1)物資采購計劃 (2)物資收發存臺賬 (3)搬運貯存交底記錄 (4)材料評審記錄 (5)材料進出場日報表 (6)材料驗收單 (7)材料領料單 (8)單位工程材料耗用臺賬 9.2.5 按公司程序文件的規定對現場材料(水泥、鋼材)進行跟蹤記錄使用部位、時間、數量及試驗編號。 9.3 文件和資料和管理 9.3.1 工程項目文件和資料按1.保證資料2.技術資料3.驗評資料 進行整理,用碳素墨水填寫,填寫要準確、齊全、工整、及時 9.3.2 工程竣工后,項目部應將資料移交分公司質量科審核。分公司質量科將驗收記錄結果及通水試驗報公司質量科、工程科、總工辦辦理三級驗收手續。 9.3.3 工程資料一式肆套(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公司、分公司各一套)。疫工圖按設計變更、技術問題核定單內容填寫作為竣工圖蓋章簽字。 9.4 檢驗、試驗計劃 檢驗點的設置: A類:基礎、筒身、水箱的分部工程質量驗收檢驗,由公司質量科主持和鑒證。B類:構件的安半及制作和隱蔽工程驗收等,由分公司質量科主持和鑒證。C類:除A、B類外的一般項目檢驗,由項目部施工員檢查和鑒證。 9.4.1 土壤試驗報告 9.4.2 水泥安定性試驗報告 (每批次水泥進行一組試驗) 9.4.3 鋼材試驗報告(每批次、每種規格鋼筋進行一組試驗) 9.4.4 砼試驗報告 (1) 基礎墊層砼試驗報告二組 (2) 基礎砼試驗報告二組 (3) 支筒砼試驗報告(每塊5M留砼試塊二組) (4) 水箱砼報告六組(其中包括一組搞滲砼試驗報告) (5) 水箱環板、人井砼試驗報告各二組 以上試塊一半作現場同條件養護,一半作標準養護。 9.4.5 通過壓力試驗報告 9.4.6 接地電阻測試記錄報告 9.5 檢測設備 序號 器具名稱 器具用途 型號規格 數量 單位 精度等級 1 水準儀 水平測量 DS3 1 臺 3MM 2 測地電阻搖表 測量接地電阻 ZC-8 1 只 3 砼試模 15*15*15 6 個 4 磅秤 TGT-500 1 臺 5 砼抗滲試模 3 個 6 鋼卷尺 2m 2 把 7 鋼卷尺 20m 1 把 9.6 服務 9.6.1 本工程土建部分保修一年,水電部分保修期為半年。 9.6.2 工程竣工半年后,做到上門回訪服務,征求顧客對工程質量的意見,解決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9.6.3 服務由質量科負責管理。填寫好《工程回訪記錄》和《顧客的投訴及處理記錄》。 10 保證工程進度的措施 施工期間配備施工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和職能管理人員,對工程項目的工期、質量、安全、成本等綜合效益時行科學有序的組織、協調和管理。 10.1 質量管理:樹立“堅持標準創一流質量,信守承諾使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 10.2 生產管理:按施工進度計劃,組織好人員、機具按期施工。 10.3 技術管理:緊密結合工程特點和施工現狀,做到技術先行,為生產排憂解難。 11 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措施 11.1 總體要求 (1) 按SEJ/CX-06-2002《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控制程序》組織管理,由安全科執行。 (2) 施工現場應劃出距筒身周圍為10M的警界區,嚴禁非施工人員入內。場區不能滿足此要求時,要做好防護措施。 11.2 基礎施工 (1) 本工程開挖前,應根據現場實際土質情況決定開挖坡度、排水組織等。 (2) 開挖完工后對基坑進行安全防護并及時驗槽,確認無誤后,立即鋪設墊層和施工基礎。基坑不得泡水,基礎施工后要及時回填土。 11.3 支筒滑模施工 (1) 施工前,機管站應對施工班組做好安全交底。 (2) 滑模組裝示意圖。 (3) 支筒滑升時,應控制混凝土出模強度。檢測辦法:用手輕按剛滑出來的砼,有回彈感覺、表面有輕微指紋即可。 11.4 水箱施工及吊裝 (1) 水箱模板支撐應牢固,;并應有足夠的剛度,接縫應更嚴密。鋼絞線穿孔預埋管位置在準確。 (2) 水箱貯水部分,不得留施工縫。施工縫只允許留在中環梁頂部處。 (3) 水箱正式提升前,應先將水箱提升至離地面0.5m,經檢查合格后,方可正式提升。 (4) 鋼絞線安裝必須6組共18根,提升前所有鋼絞線必須預緊,使每根鋼絞線均勻受力 |
|
|